作者:李日升醫師
子宮中隔是造成重複性流產的常見原因。在其他文章裡面有介紹子宮中隔形成的原因、診斷方式(請看這篇),以及子宮中隔的治療方式(請看這篇),這篇文章就要來分享子宮中隔治療的實際例子。
藉由實際的例子來跟大家分享,也讓大家瞭解,一個從確診重複性流產女性、到發現子宮中隔、接受子宮中隔手術、到自然懷孕、後續生產大概的順序與時間。
確認診斷重複性流產
正確的診斷最重要,正確的診斷才有正確的治療。
二小姐(化名)在 2017 年 07 月來到門診,希望了解為何懷孕三個月內會流產,而且流產兩次。
我們細細的尋問過去懷孕的經過,發現確實有連續兩次流產的經驗。
第一次是一年前:當時是懷孕六週,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懷孕囊內沒有胚胎,診斷為萎縮性囊胚( Blighted Ovum),因此接受流產手術,清除沒有發育的胚胎組織。
第二次流產是相隔半年之後:當時是懷孕八週,超音波檢查有胚胎,但是一直到八週還是沒有心跳,因此診斷為早期胎死腹中( Intrauterine pregnancy with early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 (IUFD))。
連續兩次、12週前的流產,就可以診斷為重複性流產。
二小姐(化名)接受了重複性流產的檢查(請看這篇、這篇),最後確診為子宮中隔(子宮中隔的診斷方式請看這篇),確診之後接受子宮腔鏡子宮中隔切開手術(手術的內容請看這篇)。
接下來就來看二小姐(化名)實際的治療過程。
第一次子宮攝影
二小姐(化名)的第一次子宮攝影,就發現疑似有子宮中隔的情形。在子宮子宮攝影的檢查下如果發現一個尖三角形的子宮腔,或是像是Y字型的子宮腔,這個時候就可以強烈懷疑是子宮中隔。
二小姐(化名)又接受超音波檢查後,確認是子宮中隔,於是就安排第一次的子宮腔鏡手術。
第一次子宮腔鏡
第一次子宮腔鏡就可以發現,二小姐(化名)的子宮中隔就是典型的子宮中隔。
在子宮腔鏡檢查之下,可以發現一個肌肉層組成的牆,也就是子宮中隔。中隔左右各自格出一間房間,也就是左右邊的子宮腔。
深入檢查左右邊的子宮腔也可以發現各自有一個輸卵管開口。如果發現兩邊都各有一個輸卵管開口,表示就是單純的子宮中隔,沒有合併其他子宮異常。
第二次子宮腔鏡
介紹子宮腔鏡手術的文章有提到,大部分的人需要最少兩次手術(看這篇)。二小姐(化名)也接受了第二次手術。
第二次手術可以看到上一次手術後,子宮中隔的遺跡。也可以看到,上次切開的部位也已經生成正常的子宮內膜了,也沒有子宮沾粘等問題。所以,上一次的手術是很成功的。
第二次手術之後可以看到,子宮中隔幾乎都被切開了。可以看到子宮中隔的遺跡、左右子宮腔也相通了。
我們切中隔不會切到底,會留大約 3mm 到 5mm 的距離,留一點子宮底、減少子宮底破裂的風險。
第二次子宮攝影
第二次手術後評估,應該可以不用第三次手術(部分人需要三次以上),因此就安排了第二次子宮攝影。第二次子宮攝影可以看到,左右的子宮腔成為同一個子宮腔。
手術前後子宮子宮攝影的比較
第一次攝影可以看到,手術前子宮中隔部位是尖形(Y字形);第二次攝影可以看到,手術後子宮中隔部位是弧形(U字形)。
治療整理
二小姐(化名)接受手術完,避孕三個月後,子宮攝影評估不需要再次手術,因此二小姐(化名)就開始積極嘗試懷孕。從三月開始嘗試,半年內就自然懷孕了。後續產檢也都沒有其他異常,在39週的時候因為胎位不正,剖腹生產順利生下一個 3200 公克的寶寶。
小提醒
因為子宮中隔造成的重複性流產,只要積極檢查、正確診斷、積極治療,就可以減少未來流產風險,順利生下健康的孩子。
需要門診諮詢
可以找日升,祝福大家早日生。
預約門診
( 歡迎分享連結至 Facebook、Line、或是其他社群媒體 )
( 如需全文轉載編輯,請與我聯絡 IVFLI.blogspot@gmail.com )
( All rights reserved 李日升醫師保留所有權利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