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孕產婦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,多攝取深色蔬菜、全穀雜糧,且應主要來自天然食物,而非選擇單一營養素或礦物質補充劑,或可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市面上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,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。」
孕婦飲食原則:均衡、多樣、適量、衛生
孕婦飲食原則是:均衡、多樣、適量、衛生。均衡飲食,包含六大營養素:碳水化合物(醣類)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、水。
碳水化合物(醣類)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,也是孕產婦、胎兒發展必須營養素。主要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包括全穀類(如米、麵)、根莖類(如馬鈴薯)、水果等。
蛋白質構成身體組織和肌肉、協助修復細胞。 來源有豆、魚、蛋、肉、奶製品等。 蛋白質同時也是胎兒肌肉生長的必要關鍵。
脂質(脂肪、油脂)是提供熱量、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、同時有保護內臟器官的功能。 來源包含各種油類、堅果種子類、魚肉等動物性脂肪。
維生素維持細胞組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化合物,多種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。,可以調節身體機能,增強抵抗力。 生活中攝取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是非精緻穀類(全穀及未精緻雜糧等)、新鮮水果及新鮮蔬菜。
六大營養素中礦物質包括鈣、鐵、鋅、鎂等微量元素。 對骨骼、牙齒的健全以及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。 與維生素相同,日常生活來源是非精緻穀類(全穀及未精緻雜糧等)、新鮮水果及新鮮蔬菜。除此之外,紅肉也可以補充鐵質、牛奶可以補充鈣質、海鮮類可以補充鋅鎂等微量元素。
水,構成身體最基本的物質,參與體內所有代謝作用,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環。現代人多待在冷氣房內,更應該保持定時喝水的習慣。

上述六種營養素,未必餐餐都達到。現代人在忙碌的工作、外食的方便性,如果可以在一天內均衡補充,我認為就已經足夠,未必餐餐都得做到一百分。另外,孕期雖然需要增加熱量攝取,但是還是得留意適量飲食,避免過度造成飲食造成腸胃不適。
最後,避免不乾淨或對孕產婦胎兒危險的食物,生食或半熟食物,以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,酒精與煙(泛指菸草、電子煙等)更是需要百分之百避免。
飲食衛生、均衡
孕婦飲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「衛生」,再來講求「均衡」。我接觸的孕產婦對於孕期飲食都非常的留意,但是近期因為飲食西化、生食習慣的養成、社群媒體的傳播,孕婦生食越來越普遍。但,並非所有生鮮食物都適合生食,生食級食物若沒有適當保存與處理,也未必適合生食。因此,在診間衛教我都會額外提醒避免生食,減少遺憾的發生。
孕婦飲食禁忌看起來很多,但其實除了避免生食與飲酒,與一般人的飲食建議是相同的。多數情況下,只要避開未煮熟食物,孕媽咪即可安心享受每一餐。
需要門診諮詢
可以找日升,祝福大家早日生。
參考資料
註 1. 疾病管制署:懷孕婦女旅遊保健資訊
註 2. 國民健康署: 孕婦如何吃出健康?
註 3. 孕媽咪常見10大孕期營養問題,國健署來解惑
註 4. 疾病管制署:食媒性疾病防治教師指引手冊
註 5. The Nutrition Source > Healthy Eating Plate > Healthy Eating Plate Translations > 健康飲食餐盤 (Chinese – Traditional)
( 歡迎分享連結至 Facebook、Line、或是其他社群媒體 )
( 需編輯轉載,請聯絡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vfli.blogspot.tw )
( All rights reserved 李日升醫師保留所有權利 )